慎言教育家
近些年来,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所张扬的强烈的功利意识和欲望,使“白衣天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传统美德承载者身上的高洁色彩顿减.只有科学家、教育家等极少数称号尚能保持末被世俗风气污染的纯洁和高贵。这些称号中内涵的纯洁和高贵,与我国极其少数的未被污染的自然资源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权其稀缺的文化资源,珍惜和维护这些稀缺的纯洁和高贵称号,把它授予或留给那些名副其实的、真正有资格得到的仁人志士,是我们社会应有的品格和责任。然而,在目前的一些报刊文章中.教育家称号也有被滥用的迹象。比如:在最近的《南方周末》(2006年3月23日第14版)上,就有标题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家”的文章。对此笔者疑惑的是,难道教育家还能够被区分为人们是否需要的两个群体吗’如果“我们(社会)不需要”,那还是教育家吗’细究该文背景.才知道该文是为表示“政法大学今年将在全国各省的本科招生中,首次实行按照人nLb例确定招生指标”的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表达赞赏之情的,因而欣喜地欢呼“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家”。笔者虽然也与文章的作者一样非常赞赏徐显明校长为推动中国的教育公平而作出的努力,也因此而对徐校长和文章作者深怀敬意。但细观法文所依据的材料,则以为标题中所使用的“教育家”称渭过于简单和随意。而存在于这种随意看法后面的对教育规律漠视态度则更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