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献的抽样
对于每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有关的文献总是大量的,不可能进行全部分析,需要在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文献的数量和舍取哪些文献,这就产生了文献的抽样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分析为研究目的而专门编写的文献,如调查、访问表、观察记录、日记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存在抽样问题.需要无例外地分析所有文献;另一种情况就是分析不是专门为研究目的而编写的文献,就需要对文献进行抽样选择。一般来说,抽样过程可分两个步骤进行:
选择情报源
第一步是选择情报源,即选择文献抽样的范围。就是说,研究者必须首先确定哪个范围的文献最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性。如果认为适用于研究目的的所有文献都是同样重要,而又不能全部分析,就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或系统随机抽样法对文献进行选择;如果适合于研究目的的文献对于论证假设和推断结论不是同样重要,就要先确定哪个范围的文献对于研究目的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意义,然后在特定的文献范围内进行抽样。此外,也可以根据类型抽样的原则对文献进行分层抽样。
文献的选择
第二步是文献的选择。经过第一步的工作,我们把需要的文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文献的数量还可能相当多,仍不可能全部分析,所以,这时就需要对文献进行抽样选择。在抽样时,首先要确定怎样的抽样规模,即抽取多少样本才能使所得的结果适用于被研究的总体,并保证其准确性。样本的数量取决于研究目的和资料的性质;其次还要考虑人力、物力条件,尽量以最小的耗费达到研究目的;最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抽出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在文献的抽样选择中,没有适用于一切规定课题的固定程序。抽样怎样进行.要根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者所掌握的文献,根据结果所需的精确程度来确定采取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