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本位课程

Published On: 23/04/20160.2 min read4 words

学科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它是传统的学科课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等。在美国,传统的学科课程始于19世纪70年代,圣路易斯学校的视导长威廉.T.哈里斯(William Torrey Haeeis)是美国分科设计学科课程的倡导音。这种学科课程的首要持点是强调知识的类别性和安排学科的计划性。课程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把不问科学领域的专门知识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然后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目的任务和学生一般的接受能力,确定需要设置的科目,编辑各科的基本内容,分配各科的教学时间。

商业职业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小学相继开设了阅读、拼法、文法、书写、算术、地理、历史、音乐、图画等学科;中学先后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后来,家政、打字、汽车技术等实用学科也在中学出现了。这种课程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学科内部的逻辑性。各科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同一学科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既有程度的差别,又有前后的衔接。第三个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主张以具有不同价值的学科去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强调区分和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例如,在美国的高中阶段,学术性学科的地位高于职业性学科,英语、数学、科学、美国历史相美国政府等学科,被列为最基本的必修课;外语、代数、物理、化学和生物,只是为准备升大学的高才生开设的必修课:商业数学、速记、打字则被列为商业职业科学生的必修课。选修课的等级性更强,例如,微积分和第五年的法语课可能只供淮备升大学的优等生选修,而高级打字课之类的高级实用学科则只供商业职业科的学生选修。